16年上半年我司收到業務人員寄來的云南某金礦的礦樣。該礦樣要求用高效捕收劑做浮選試驗,該礦石磨礦細度為-200目85%,采用一次粗選,兩次掃選,三次精選浮選閉路流程,以丁基黃藥、丁胺黑藥合劑為捕收劑,以2號油為起泡劑。
我公司技術部按照該金礦提供的數據,對該礦石進行了常規浮選法處理,結果精礦品位只有7.40 g/t,產率超過40%,金精礦產率很大,但無法獲得合格的金精礦。為了提高精礦金品位,我司技術部試驗研究過程中采用了一些相應的技術手段,如精礦再磨、分散細粒黃鐵礦、抑制黃鐵礦等,但均未取得較好效果。
我司技術部門又對該礦石進行了常規氰化浸出,金的浸出率非常低,僅為5.22%,可見常規的氰化浸出提金工藝,難以獲得理想指標。
于是我司技術部推測,該礦石可能為高硫化物金礦石,且有機碳含量較高,我們對該礦石進行了多元素分析,結果發現金屬硫化物高達25.62%,有機碳高達0.79%。眾所周知,對高硫化物金礦石進行浮選時,金回收率可能很高,但卻無法獲得合格的金精礦,原因是金精礦產率通常很大。而對有機碳含量高的金礦石進行常規氰化浸出時,即使金礦物特征適于浸出,也難獲得較好的浸金指標,因為有機碳為典型的“劫金”物質,氰化浸出過程中,“劫持”已溶入液相中的金并將其重新帶入浸渣中。所以,該礦石屬于雙重難處理金礦石。為此,我司技術部與研發部門召開聯合會議,探討該礦石的最佳處理方法。經詳細探討和研究發現,先消除有機碳的劫金性能,再進行氰化的工藝方法是最有效可行的。針對該礦石的性質,我司研發部門研發出了LJ-1024#鈍化藥劑,以對礦石進行預處理。氰化流程與常規流程相同,只是在堿處理后,加入LJ-1024#進行礦石的預處理。
最終結果表明,LJ-1024#對該礦石中有機碳的“劫金”性能具有較好的鈍化效果,鈍化后金的氰化浸出指標得到了大幅提升。金的浸出率由原來的5.22%提升至80.23%,使該金礦的效益得到極大改觀。該工藝方法簡單,我司研制的LJ-1024#鈍化藥劑為高硫高碳雙重難處理金礦石的處理起了積極作用。今后會進行深入研究和完善,以便使其適用性更好,更普遍的用于工業生產。